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分会总结|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C16-极端服役环境下材料性能与评价分会总结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16日
来源: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新时代科技发展前沿,提升结构金属材料的极端环境服役性能成分工艺设计、制备重大装备关键部件亟需解决的关键,为促进极端环境服役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领域内各单位技术的交流与成果的普及,苏州实验室结构研究部、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组织下联合主办了本届2022-2023中国材料大会C16-极端服役环境下材料性能与评价分会。

本届会议邀请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寿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所总工程师/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中国核学会辐照效应分会副理事长杨文、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工局科技委配套领域组委员邱绍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晶体学会理事/CSTM、FC98、TC06残余应力标委会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沿东、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委员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勇等多位领域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会议主题报告,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3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位科研人员参会并分享学术报告,内容涵盖计算模拟在材料性能与设计中的应用、高性能材料的制造与加工方法、极端环境下材料失效机制与性能评估、高性能材料微观结构先进表征等极端服役环境下结构材料设计研发全链条中所涉及的四个方面。

会议首先由组织人苏州实验室结构材料部罗晋如做开场报告,介绍苏州实验室结构材料研究部基本情况。

李寿祥在主题报告中作《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介绍》专题汇报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寿祥副总裁热烈祝贺了本次会议的召开,介绍了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现状以及新发展时期公司的战略目标,将大力发展以微纳制造、纳米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和纳米大健康为主要方向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并希望借力此次会议,积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与各位创新创业人才携手并肩,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创新动力、核心竞争力,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迈上新高度。

杨文在主题报告中作《原子能院反应堆材料辐照损伤测试评价技术进展》专题汇报 

围绕大会主题“极端服役环境下材料性能与评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所杨文总工程师,首先指出了反应堆堆芯结构材料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及先进高效的辐照损伤测试评价技术对反应堆材料高效创新研发的重要性,从基于大规模并行计算和先进建模与算法的材料辐照损伤多尺度模拟预测、基于小样品技术的放射性试样热室测试分析,以及大数据分析预测技术三个方面对原子能院的先进高效辐照损伤测试评价技术研发进展进行了总体性介绍。

邱绍宇在主题报告中作《NPIC先进核燃料包壳材料研发及堆外性能研究进展》专题汇报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暨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邱绍宇简述了燃料组件对反应堆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性,以及高性能包壳材料在先进燃料组件研发中的发展前景。报告中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NPIC)耐事故燃料包壳(锆合金Cr涂层包壳、FeCrAl不锈钢包壳、SiC包壳)及铅铋快堆燃料包壳(CLA16铁素体/马氏体钢包壳)研制及堆外性能研究进展,并对先进包壳材料研发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王沿东在主题报告中作《基于中子/同步辐射技术的残余应力先进表征技术及其应用》专题汇报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沿东教授,阐述了航空发动机核心热端高温合金与部件制造对建设和发展多尺度组织与应力演化的原位无损先进表征技术的迫切需要。王教授通过几个实例,介绍了利用中子衍射、同步辐射高能X射线衍射及微束衍射等技术在典型高温合金及其它结构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包括中子衍射技术在内的集成技术建立,对完善精准应力评价标准/体系及服务于工业产品性能提升的前景。

张勇在主题报告中作《高熵合金材料的极端环境应用》专题汇报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勇教授则详细介绍了高熵合金的发展过程(Cantor合金、Senkov合金、低密度高熵合金、高熵纳米颗粒、高熵准晶、高熵金属间化合物、高熵硬质合金,甚至高熵高分子等),概述了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优异性能(强韧性、低热膨胀系数、低氢脆敏感性、抗辐射、耐高温、抗辐照等),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报告指出高熵合金具有满足极端环境应用的可能性。

本次会议吸引了全国40余家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极端服役环境下材料性能与评价共进行了65场报告,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此次大会的召开为我国从事极端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极端环境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为极端服役环境下材料研发指明发展方向,本次会议在热烈的学术研讨交流中圆满结束。

 

小结:现场人数(100余人)、现场照片(见上文)、分会前沿成果(本次会议吸引了全国40余家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极端服役环境下材料性能与评价共进行了65场报告,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此次大会的召开为我国从事极端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极端环境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为极端服役环境下材料研发指明发展方向)、分会组织亮点(本次会议涵盖计算模拟在材料性能与设计中的应用、高性能材料的制造与加工方法、极端环境下材料失效机制与性能评估、高性能材料微观结构先进表征等极端服役环境下结构材料设计研发全链条中所涉及的四个方面,较为全面的开展极端环境材料研发前沿交流,促进了极端环境服役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了领域内各单位技术的交流与成果的普及)、杰出专家参会数量(特邀:6人;邀请:32人)。